精细管理蓄底蕴 优美环境育精神
上传于 2018-6-26 8:52:17

6月5日上午,我们班子一行四人来到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它座落于闵行区莘庄镇莘沥路,校园占地面积24亩。当我们走过小区窄窄的甬道,找到学校大门时,第一印象就是它的小。闵行区实验小学,跟我们一样创始于1905年,前身为“蒙正学堂”。百年文化积淀起了学校良好的办学声誉,一直以来,在区域内都承担着示范引领的作用,作为上海市课改基地校,在一期课改、二期课改中为上海市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作出了重大贡献。走进校园,我们不禁惊诧于它由内而外散发的精致美了。
在迎面的山墙上,爬山虎和盛开的凌霄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凌霄长得很高大,它们一面相互缠绕,一面攀援在红白的墙面上,青绿色的叶子中透出一丛丛像喇叭一样的橘红的花,迎风摇曳着。在主楼的门厅里,书卷造型的一面墙上,以“蒙正”为卷首,徐徐展开的每一片竹简上镌刻着学校的“校史沿革”,对面洁白的壁上,深红色的几何纹饰窗格图案衬出“启蒙养正 明理成人”八个字的校训。沿着楼道,在壁上老师们绽放的笑脸前走过,来到学校小接待室。
我们所处的莘松校区是他们的老校区,执行校长吴红霞热情接待了我们,她给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及管理特色。1999年下半年起,他们学校加入了由华师大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在专家的引领下,在主动的探索中,闵行区实验小学进入了学校管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等全方位的创新研究和探索。他们在秉承“启蒙养正”的办学传统的同时,不断以主动的探索与实践实现着自身的发展。近十年来,学校的活力再度被激发,办学成效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随着闵行区扩大优质办学资源的需要,2004年9月,闵行区实验小学创办春城校区,2008年5月,根据闵行区办学需求,闵行区实验小学再次承担起创办“景城校区”的重任。现在,闵行区实验小学已发展成了拥有四个校区,五所联盟学校的教育集团。
吴校长介绍说,集团何学峰校长是上海市特级校长,面对“一校四区”的办学格局,何校长提出了“同而自主”的办学策略,提出了“统分式条块交叉管理”的管理模式。所谓的“条”指的是学校的三个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主要负责首席教师、骨干教师及新秀教师的选拔和培养)“课程研发中心”(主要负责教研活动和各类教学比赛的组织)“管理评估中心”(主要负责教师绩效考核,学校外宣、财务及教育现代化等工作),“块”指的是各校区一定的自主管理行为,他们根据中心的各项活动计划和自身特点,可以设计各自的具体活动方案。四个校区各有自己的主打课程,各类活动围绕同一主题,可以彰显自身的特色。比如,刚刚过去的六一活动,四个校区围绕“玩转”非遗分别举行了篝火晚会、游园活动、班班唱和劳动技能竞赛。每年六一,这几项活动在四个校区轮转,每个孩子在校五年期间每年一项,正好都经历过这些活动。
短暂交流过后,吴校长带领我们参观了校园。刚刚经历过周边老旧小区改造和学校教学楼外立面翻新工程,再加上有土皆绿的装点,学校色彩和谐、生动。莘松校区以儿童阅读为主打课程,语文学科力量雄厚。教室走廊里,悬挂的都是近期举办的各类活动的宣传牌。活动过后都用来做装饰了。可以看出,学校的活动异常丰富:蒙正书香节、炫动艺体节、科技创意节、国际文化节等等。这次“六一”,他们的活动组织形式是“游园”,一楼的每个教室外墙上,都是活动时留下的上海一些非遗项目的宣传图集和学生制作的手抄报。整栋教学楼的楼道除了刚刚看见的中楼教师笑脸墙之外,右侧楼道是学生笑脸墙,左侧楼道是24节气知识介绍。小小的校园里,有假山流瀑、修竹鸣泉,有苍松如盖,绿草如茵,校史墙古朴端庄,校园环境整洁温馨、意蕴丰瞻。
来到伟业路上的春城校区,我们不由得感叹学校的宽敞。康旻书记介绍说,这是他们现在的主校区,占地面积是莘松校区的两倍多!学校门厅的布置同样别具匠心,更贴近儿童。几栋教学楼由回廊连接,形成了庭院式的人文环境。穿行其中,如入山阴道上,不觉心旷神怡。春城校区建成于2004年,硬件设施是闵行区一流的。因为学校主打戏剧特色,我们特地参观了他们的小剧场还有民乐排练厅。校园里到处都有孩子们进行戏剧活动的宣传图片,公告栏里还留有上次活动的海报。戏剧课程以“体验 欢乐、想象、创造”为精髓,张张面孔洋溢着幸福和自信。
不光学生还有老师,不仅是活动的瞬间,还是日常的校园里,我们在闵行实小的这两个校区随处都能看见师生们张张笑脸。我想着这源于我们在学校报告厅看见的标语: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享有童年生活的充实与幸福;让教师主动智慧地工作,享有职业内在的尊严和价值。在这样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他们以人为本,处处为师生创造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两个校区都设有教师休息室,里面辟有阅览区、健身区,功夫茶的成套设备不像摆设,咖啡机里煮着咖啡,冰箱里存着面包、鸡蛋和点心……一个和谐优美的环境会使人的心灵净化、美化,并激发起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当校园优美的环境浸透着每个师生的汗水,凝聚了每个师生的智慧,就更加能激发每个心灵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这样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是最优秀的隐性课程,它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师生的心灵并产生深远的影响。走进实小,你都能感受到一种井然有序而不失快乐的氛围,这是现代学校激发生命自觉的最好诠释,这也是学校精细管理成效的最好体现。
第1张 / 共张返回图片列表